“育小薯济苍生,栽大木柱长天”——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团队十年来成果总结
一、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团队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当时的粮荒,留美归国学者任运祥教授潜心研究,创造了亩产万斤的甘薯全国纪录。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于2000年10月成立,负责人是郭华春教授。研究所历经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薯类作物研究专业单位。同时也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高产高效栽培岗位”、“云南省马铃薯产业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省级薯类昆明种质资源圃”及“云南省高校郭华春名师工作室”的依托单位。研究所常年保存有薯类作物资源1000余份,建设有植物生理实验室、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雾培种薯生产温室、玻璃温室、温室大棚、自动化冷库、植物组织培养室,在校内和省内多个地区有薯类繁育试验基地,可开展薯类作物资源保存与评价、分子生物学、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高产栽培生理生态等方面研究。
“育小薯济苍生,栽大木柱长天”,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了薯类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种质创新、薯类作物生理生态与高效栽培、薯类作物特殊营养组分与相关基因挖掘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基金和云南省科研项目20余项,项目经费达50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12部,授权专利15件,研究团队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省级审定(鉴定)薯类作物新品种14个,其中引进并审定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占云南马铃薯全年播种面积的20%以上,为云南第一大主栽品种,每年为薯农增收超10亿元;自主选育的‘滇薯23’、‘滇薯47’成为2020年云南省马铃薯主导品种。
在加强科研的同时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突出科教融合,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实习生200余名,获 “本研联动培养薯类创新创业人才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等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二、近十年来薯类研究团队农业科技成果
(一)农业科技成果丰硕,获多个省部级科技奖项
近十年来,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团队对马铃薯和甘薯等高原特色作物的育种和栽培技术进行攻关,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成果分别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各1项。
1. 2016年《滇紫甘薯系列品种选育及产品开发》获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针对市场需求,通过产学研结合,在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科技厅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项目的支持下,开展“紫色甘薯系列品种选育及产品开发”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创新紫甘薯育种方法,育成滇紫甘薯系列品种;利用云南复杂生态条件,采用多点评价等手段,研发“甘薯实生苗营养袋育苗”、“甘薯实生苗漂浮育苗”、“甘薯种苗雾培快繁方法”等专利技术,提高了紫甘薯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进程。选育出了“滇紫甘薯1号”、“滇紫甘薯24、54、66、88、92和112”等七个紫甘薯品种并获省级登记。这些新品种在产量和花色苷含量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填补了云南紫甘薯品种选育的空白,满足了市场对紫甘薯多样化的需求。深入研究了紫甘薯配套栽培技术及甘薯与玉米等作物间套作效应,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并对紫甘薯花色苷在块根中的分布和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农民累计种植紫甘薯8.13万亩,占云南紫甘薯播种面积的80%以上,实现农民新增收入1.13亿元。企业新增销售额3080万元,累计实现利润1023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项目实施中,选育登记紫甘薯新品种7个;申请专利13项,其中获授权8项,获受理5项;开发了“紫甘薯自发粉”、“紫甘薯冲调粉”、“花青素精片”等紫薯系列产品10个;发表论文33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各1部;培养研究生5名,其中1名获省优秀硕士论文、2名获省优秀博士论文。
2. 2019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1987年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奖,用于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每三年开展一次,分成果奖、贡献奖和合作奖。每次成果奖不超过400项,分一、二、三等奖;贡献奖不超过500名,合作奖不超过20项,贡献奖和合作奖不分等次,均以一等奖对待。团队带头人郭华春教授于2019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该次获奖是云南农业大学教职工首次获得贡献奖殊荣。
3. 2019年《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云南边疆热区是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等直过民族聚居的深度贫困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雨季旱季分明,长期雨季种稻旱季冬闲,利用冬闲田开发冬季马铃薯产业是扶贫攻坚的迫切需求,而国家产业规划中云南冬季马铃薯被长期忽略且技术匮乏。该项目经过十余年研究,把云南热区冬季生境特点与马铃薯生物学特性耦合,构建了优质高效技术体系,发表论文98篇,专著1部,审定品种6个,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1131.2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28.8亿元,为云南边疆民族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以来冬马铃薯推广面积迅速扩大,近年每年推广200多万亩,占全国冬季马铃薯面积的近40%,成为中国冬季马铃薯的最大产区。通过应用推广一系列优质高产关键技术,在临沧、德宏、红河、普洱等地实现了千亩连片亩产3.2吨、百亩连片亩产4.5吨,在建水县甸尾乡铁所村创出了中国冬季马铃薯亩产5.5吨的最高记录。通过应用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冬季晚疫病发病率在5%以下,防治效果超过90%,其他病虫害如早疫病、Y&X病毒病、潜叶蛾、青枯病等防治效果超过70%,减少农药用量6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了冬马铃薯优质高产,彰显了云南冬季生产绿色食品的技术特色。
云南冬季马铃薯每年2-5月收获上市,填补了中国同期市场空白,鲜薯售价高,技术成果推广迅速,2016-2017年推广446.5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成为了云南边疆民族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总体达到同领域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薯类研究团队在加强科研的同时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突出科教融合,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实习生200余名。
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支撑产业,服务薯农”的宗旨、一贯秉承“求是、创新、致用”的理念、力争不辱“育小薯济苍生,栽大木柱长天”的使命,致力于云南高原薯业发展,形成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特色鲜明、学术造诣高的专兼职研究队伍。创新教育模式,实现本科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建立“产学研融合,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薯类创新创业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团队所培养的人才分布在国内多个省市,分布在省内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大理大学、丽江师专、昭通学院、普洱学院等高等院校,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农业科技相关科研院所及单位。
团队所培养的人才在毕业后晋升教授5人,副教授7人,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7篇。发表的3篇学术论文获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三等奖;2篇论文获云南省作物科技优秀论文一等奖;指导的研究生获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
本硕贯通培养研究生刘飞毕业后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2008年开始带领鲁甸县168户农户组建合作社,开始规模化种植马铃薯,带动周边贫困户种植马铃薯15000亩左右,经济效益显著,为地方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相关事迹被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在上述丰硕的人才培养成果的支撑下,薯类研究团队于2021年《本研联动培养薯类创新创业人才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引进和选育薯类新品种,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长期从事马铃薯、甘薯等块根块茎作物资源的收集、鉴定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并在马铃薯和甘薯资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方面有突出的成果,为薯类作物优质新品种选育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单位现有引进保存的国内外马铃薯品种资源1000余份,其中600余份资源已进行了性状鉴定。尤其在薯类营养风味、特色次生代谢物、UV-B抗性、低温抗性、高温抗性、自交特性等性状的鉴定技术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在上述基础上,团队开展了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创新工作。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省级审定(鉴定)马铃薯新品种7个,其中引进并审定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每年在云南省的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占云南马铃薯全年播种面积的20%以上,为云南第一大主栽品种,每年为薯农增收超10亿元;自主选育的‘滇薯23’、‘滇薯47’成为2020年云南省马铃薯主导品种。
薯类作物研究团队从云南省甘薯主要生产区域收集保存甘薯品种资源30余份,同时从国内相关省区引进优良甘薯品种资源30余份,保存自选育高代品系120余份。目前已经选育并登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紫甘薯品种7个,填补了云南紫甘薯品种选育的空白,满足了市场对紫甘薯多样化的需求。
选育并审定登记的薯类作物新品种
序号 | 发证日期 | 品种名称 | 培育/选育单位 | 编号 | 审定(登记)单位 |
1 | 2018-12-26 | 滇薯 23 | 云南农业大学 | GPD 马铃薯(2018) 530125 | 农业农村部 |
2 | 2018-12-26 | 滇薯 47 | 云南农业大学 | GPD 马铃薯(2018) 530124 | 农业农村部 |
3 | 2016-12-15 | 冀张薯 12号 | 云南农业大学、青海农林科学院 | 滇审马铃薯2016016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4 | 2016-12-15 | 青薯 9 号 | 云南农业大学、青海农林科学院 | 滇审马铃薯2016001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5 | 2016-12-15 | 滇同薯1号 | 云南农业大学、山西高寒作物研究所 | 滇审马铃薯2016015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6 | 2016-12-15 | 滇薯 701 | 云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 滇审马铃薯2016014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7 | 2016-9-6 | 中薯18号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滇审马铃薯2016002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8 | 2015-12-29 | 滇紫甘薯112 |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西南大学 | 云种鉴定2015049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9 | 2015-12-29 | 滇紫甘薯92 |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西南大学 | 云种鉴定2015048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10 | 2015-12-29 | 滇紫甘薯88 |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西南大学 | 云种鉴定2015044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11 | 2015-12-29 | 滇紫甘薯66 |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西南大学 | 云种鉴定2015045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12 | 2015-12-29 | 滇紫甘薯54 |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西南大学 | 云种鉴定2015047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13 | 2015-12-29 | 滇紫甘薯24 |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西南大学 | 云种鉴定2015046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14 | 2013-4-7 | 滇紫甘薯1 号 |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所 | 滇登记甘薯2012001 号 |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
(四)关键技术攻关,专利成果丰富
近十年来,团队致力于薯类作物栽培和良种繁育技术的研发,获授权国家专利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近十年来薯类研究团队专利授权
序 号 | 授权公告日 | 专利名称 | 专利 类型 | 专利号 | 专利权人 |
1 | 2021.05.18 | 一种实验用改变马铃薯植株环境温度的装置 | 实用 新型 | ZL202021889169.4 | 郭华春 周进华 王琼 谢元林 |
2 | 2019.02.12 | 一种马铃薯高垄凹沟二次覆土遮阳抗旱高产栽培方法 | 发明 专利 | ZL201610493711.6 | 郭华春 李彩斌 王琼 |
3 | 2018.12.21 | 一种甘薯雾培育苗方法 | 发明 专利 | ZL201610068555.9 | 郭华春 张光海 李彩斌 王琼 |
4 | 2018.09.11 | 一种甘薯实生种子漂浮育苗的方法 | 发明 专利 | ZL201610149008.3 | 郭华春 李彩斌 王琼 周远平 杨慧菊 |
5 | 2017.04.19 | 一种多功能马铃薯整地基机 | 实用 新型 | ZL201621133657.6 | 王琼 郭华春 李肖 杨子芬 杨家敏 张体龙 蔡晓俊 白磊 李彩斌 周进华 张光海 |
6 | 2015.08.12 | 一种可调距微型种播种器 | 实用 新型 | ZL201420657976.1 | 王琼 郭华春 徐世通 白磊 赵玉美 |
7 | 2015.05.27 | 一种双调节高深犁 | 实用 新型 | ZL201520206445.5 | 王琼 郭华春 李天龙 项家欢 李彩斌 |
8 | 2015.03.11 | 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 | 实用 新型 | ZL201420799891.7 | 王琼 郭华春 张安占 赵旺棋 王涛 王红玺 杨大为 李彩斌 张永华 宁旺云 阳厚森 |
9 | 2015.01.07 | 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采后处理与贮藏方法 | 发明 专利 | ZL201210328661.8 | 郭华春 张新永 杨芳 |
(五)“矢志躬耕疆域 潜心服务薯农”——社会服务工作得到肯定和表彰
薯类研究团队一直以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服务“三农”为工作目标,构建“产-研-学”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选育和推广薯类新品种,并结合绿色高校栽培技术示范,将薯类作物良种良法配套模式进行推广。
潜心育种三十载,产业支撑具硬核。团队引进和选育的马铃薯品种2个通过国家登记,5个通过省级审定。其中,‘滇薯23’和‘滇薯47’通过国家登记,被列为2020年云南省主导品种。引进的‘青薯9号’于2016年通过省级审定,2016~2018年累计推广407.25万亩,农民增收25.07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选育的‘滇紫甘薯1号’等7个紫甘薯品种通过省级登记,填补了云南无自主知识产权甘薯品种的空白,增加农民收入1.13亿元。企业新增销售额3080万元,累计新增利润1023万元,成果2017年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扎根薯田勇创新,牢记使命助脱贫。发展冬季马铃薯助力脱贫攻坚,构建了冬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技术成果累计推广1131.2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28.8亿元,于2019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贫困县双江和大姚建立基层专家工作站,致力产业扶贫,成绩突出,获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
科教相融促发展,立德树人育英才。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6名、硕士生100余名,留学生10余名,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省内外薯类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研究团队将始终坚持“支撑产业,服务薯农”的宗旨,致力于云南高原薯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团队在2022年获云南农业大学社会服务优秀团队称号。
(六)在薯类研究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薯类研究团队在经过多年来稳扎稳打的发展,形成了成熟的科研平台,在薯类资源收集与利用、薯类育种和良种繁育方面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团队在2021年获批“云南省省级薯类昆明种质资源圃”。在2022年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命名“云南省薯类生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工程研究中心”,该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云南农业大学,并联合4家单位共同开展建设。工程中心将围绕薯类产业发展中的生物育种和健康种薯繁育技术等难点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和研发,建设薯类分子育种技术研发平台、薯类新品种选育平台、薯类健康种薯繁育平台。基于上述平台,构建薯类种质创新和良种保障体系,提高薯类育种水平、育种效率,提高健康种薯覆盖面积,提升云南薯类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为云南薯类产业稳健发展提供关键技术保障。
二、薯类农业科技创新典型人物——郭华春教授
郭华春,男,1963年6月生,留日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岭学者,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技术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郭华春教授是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负责人,薯类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在郭华春教授的带领下,薯类研究团队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显著,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
(一)近十年来个人荣誉
近十年来,郭华春教授在薯类资源鉴定与利用、薯类育种、薯类良种繁育、薯类作物高效栽培体系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2012年获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15年获“云岭学者”称号。2019年当选中国作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0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年获云南农业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二)薯类农业科技成果和人才培养
近十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共1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5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6部。获国家专利授权9件,选育薯类作物新品种通过省级的国家审定(登记、鉴定)14个。获省级科技奖励3项(均排名第1,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云南省发明二等奖各1项)。
郭华春教授近十年来主持科研项目
名称(下达编号) | 来源 | 类别 | 起讫时间 | 负责人 | 经费(万元) |
基于多样化消费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其绿色生产技术研发示范 | 云南省科技厅 | 省重大科技专项 | 2020/1-2023/12 | 郭华春 | 1400 |
云南省级薯类昆明种质资源圃 |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 社会发展项目 | 2022/01-2023/01 | 郭华春 | 25 |
增强马铃薯茎叶 UV-B 辐射促进块茎花色苷原位合成的分子机制318604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地区基金 | 2019/01-2022/12 | 郭华春 | 40 |
乌蒙山马铃薯化肥减施增效综合技术集成 2018YFD020080801 | 科技部
|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 | 2018/01-2020/12 | 郭华春 | 53 |
冬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 云南省财政厅 | 省重大专项 | 2013/12-2016/12 | 朱有勇 郭华春 | 2000 |
CRP 湿热河谷地区:湿热河谷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整合 | 国际马铃薯中心 | 国际合作 | 2013/01-2015/12 | 郭华春 | 5.6 万美元 |
薯类作物资源收集、研究与创新【云财农(2012) 172号】 |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 社会发展项目 | 2013/06-2016/12 | 郭华春 | 50 |
粮食作物短生育期品种筛选与示范 | 科技部 | 支撑计划子项目 | 2012/06-2014/12 | 郭华春 | 82+25(省 配套) |
马铃薯高花色苷品(系)的 UV-B辐射耐受性研究 3126034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地区基金 | 2013/06-2016/12 | 郭华春 | 55 |
多抗广适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示范2013ZA007 | 云南省科技厅 | 重大种业专项 | 2013/06-2016/12 | 郭华春 | 350 |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南部栽培岗位 CARS-10-P21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创新计划 | 2008/01-2025/12 | 郭华春 | 1158 |
红薯生产ω-3长链脂肪酸与天然虾青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 云南省科技厅 | 外国人才引进专项-重点 外国专家项目 | 2022/01-2022/12 | 郭华春 | 10 |
在人才培养方面,郭华春教授所培养的农业科技人才分布在国内和省内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相关单位,为云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近十年来,郭华春教授指导的1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毕业论文获的省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获云南省作物科技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20年度马铃薯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铜奖(省级金奖);2018年第四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17年第一届西南片区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三)作为团队带头人带领团队不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水平
在郭华春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人才专业构成合理、研究方向鲜明、科研平台完备,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薯类研究队伍。在2021年团队申报获批“云南省省级薯类昆明种质资源圃”,在2022年申报获批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薯类生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工程研究中心”,该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云南农业大学,联合4家单位共同开展建设,就云南省薯类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和研发。
(四)社会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郭华春教授的研究一直立足于薯类产业的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将所研发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建立专家基层工作站,推进农业科技推广示范
近年来,双江自治县与云南农业大学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合作建立了专家工作站,开展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培育适宜双江气候的马铃薯品种,推广配套栽培技术,促进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在专家工作站的指导帮助下,成功实施了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成功引进种植丽薯6号、合作88号、青薯9号等优质高产良种,结合大垄双行高墒密植栽培、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的推广使用,有力推动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专家工作站成立以来,在研究领域不断创新突破,特别是通过马铃薯水、肥、药一体化试验,为马铃薯产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2021年,双江县共种植马铃薯3430亩,实现总产值1000多万元。
郭华春教授专家工作站在昙华乡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展示5至10个,筛选适宜当地的马铃薯品种1至2个,计划3年示范推广合作研究马铃薯品种1万亩、平均单产3吨以上,同时开展马铃薯种植乡土人才培训,突破马铃薯种薯退化这一“瓶颈”,扩大种薯繁育,有效增加楚雄州内外马铃薯种薯供应。
在寻甸泵龙马铃薯种植公司的专家工作站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助力马铃薯产品开发,推进高原土豆品牌打造。
(2)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帮扶工作
2022年郭华春教授被选任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云南鲁甸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兼马铃薯产业组组长。郭华春教授多次深入云南鲁甸县马铃薯种植基地、马铃薯产品开发企业,详细了解鲁甸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制定了帮扶计划,发挥技术特长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3)开展马铃薯科技成果科普宣传,受到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
郭华春教授带领的薯类研究团队掌握了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检测技术。糖苷生物碱是马铃薯中富含的一种生物碱,会在变绿的马铃薯中大量富集,大量食用高糖苷生物碱会对人畜产生毒害。那么变绿的马铃薯还能不能食用?为了给人们解答这个问题,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节目组到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进行了求证。郭华春教授在节目中介绍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概况,并测定了不同变绿程度马铃薯中的糖苷生物碱含量,向观众解答了马铃薯变绿究竟能不能食用的问题。相关节目内容在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和中央4套节目中播出,受到各方媒体和社会关注。
郭华春教授带领薯类研究团队在双江试验田开展工作,并通过自媒体进行直播,向学生在线科普马铃薯相关知识,以身作则教导并培养农大学子学农爱农的情怀。